返回 第54章 柴禾妞还是金大腿   蒋禹清景衍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54章 柴禾妞还是金大腿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电子书屋网] http://m.idzs5.com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皇帝抬手止了两人,他其实也就是那么一说而已,毕竟真跟个不丁点的小丫头计较,岂不是有失身份。



可团子也是有小脾气的:“哼,考就考。若是我都答对了呢?”



夏景帝捋了捋胡子,忽而计上心来:“你现在是乡君,若是朕问的问题你都答对了,朕就封你做县主。”



“好!”团子忽然又歪着头问:“县主比乡君官儿大吗?”



“大!”皇帝也有些哭笑不得,这小丫头的关注点是不是有点奇葩,果然还是孩子。



别看她现在是乡君。其实蒋禹清对大夏朝的女子爵位着实在没什么研究。只知道公主郡主什么的,这县主约摸要比乡君高一级?



“那好,你问吧!”



“……”皇帝看着小团子认真且自信满满的小脸,突然想起来,貌似那什么打稻机,最先就是这小丫头想出来的吧。



没准真有两把刷子,心底突然涌上来一种,他今天要出血的感觉。



不过话都说到这份上了,夏景帝也就开口了:“那你说说,这高产谷种一亩田要几斤种子?”



“这得看什么田,6-8斤一亩。”



“说详细一些?”



团子道:“如果是良田,田土足够肥沃。禾苗爆芽就多,苗株就长得大长的壮,6斤左右就正好合适。



如果是中等或者是下等田,田土肥力欠佳,禾苗爆芽少,苗株株型瘦,那么就要适当的种密一点。



另外,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、水土等作出合理的调整。不过一般来说一亩田,差不多6-8斤也就够了。



夏景帝点点头,有些惊讶的看着面前的小不点儿。没想到这小丫头还真有点东西。



他又问:“那你再说说该怎么育秧!”



蒋禹清于是从浸种开始讲。



如何整理秧田,如何浸种,如何催芽,如何洒种,洒种后如何管理。



什么时候放水,放多深,长到多高的时候开始移苗下大田……一直说到收谷,甚至收谷后剩下的稻草如何处理等等。



详细得如同一本专业的农书,直听到一殿的人目瞪口呆。



景衍眼角眉梢都是笑意,就差没鼓掌说:“清清好厉害了。”



夏景帝有一种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三岁的小丫头,而是一个种田多年,经验丰富的老农。



他敢说,就连司农寺的农官们,也没几个,有这丫头了解的这么清楚的。



农业是大夏的立国之本,粮安则民安。



蒋文渊当县令不到两年,接连种出了两种高产粮种,直接使大夏的粮食产收立于不败之地。



而他的女儿在这么小的年纪,就对农事了如指掌,当真是虎父无犬女。



假以时日,她未必不能超越她的父亲,成为大夏的又一个栋梁之材。



有这样的后辈,大夏何愁不兴!



想到这,夏景帝一颗心顿时火热火热的,看待蒋禹清的眼光,仿佛在看一块绝世珍宝。



“好、好、好,哈哈哈哈——!”他连声说了三个好字。



一时间,整个椒房殿都是夏景帝爽朗的笑声:“蒋爱卿不仅种田种的好,孩子也教的好。传朕口喻,予以嘉奖。”



太监领命下去后。团子小心的问:“陛下,我这算是过关了吗?”



夏景帝摸摸她的头道:“过关,过关!朕答应你的事,肯定不能忘!”



团子于是一屁股坐在小软凳上,可怜巴巴道:“那我可以要杯水喝么?我渴了。”



满殿的人都笑了起来。感慨这孩子是真的不认生,有啥说啥。



秦皇后立即让人拿了温热的茶水来。



团子接过,吨吨吨的一阵猛灌,一气儿喝了大半壶,可见着实是渴坏了。



夏景帝觉得这小家伙儿有趣极了,就问她一些在青州时候的事情。



团子捡有趣儿的讲了一些,一边不动声色的给她爹在皇帝面前刷好感。



比如说,夏景帝问她,你这么小就对农事这样了解,都是谁教你的?



团子说:“我自己喜欢就学了。而且,我爹爹说,我们是农家的孩子,不能因为他当了官,就把田里的本事给忘了。



所以,只要去田里都会带着我。哥哥们休沐的时候也是要下田的。”



又比如说,夏景帝问她:“你觉得你爹爹是个好官吗?”这坑挖的,就差歪脚脖子了。



团子会跳吗?



当然会跳,而且一蹦三尺高。



团子是这么说的:“当然是啦。”



“为什么?”



“因为爹爹说了,当官不为民作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。”这押韵的,话糙理不糙。



夏景帝顿时更满意了,蒋爱卿是个实实在在的好官,他闺女也是个好孩子。



这一唠就到了中午,帝后一家三口热情的留了她下来吃了午饭。



吃完饭后,夏景帝和景衍还有事,就先走了。



第54章 柴禾妞还是金大腿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